学术动态
精彩回放-脑血管病论坛|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夏论坛(2021)暨第七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年会——脑血管病论坛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的“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夏论坛(2021)暨第七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年会” 于2021年11月2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
脑血管病分论坛于2021年11月20日下午线上举行,论坛针对脑血管病相关临床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邀请国内专家展开了激烈的学术碰撞。上半场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郝峻巍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胡波教授担任主持人。
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始终是临床和研究的热点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赵性泉教授进行了《脑卒中早期血压控制》的报告,针对目前临床针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的管理尚无完整的规范,结合国内外几个关于脑卒中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介绍了目前公认的治疗理念,即在脑卒中发生后的48小时内个体化降压治疗。
移动卒中单元能够大大缩短发病至溶栓时间,是今后脑卒中急救中的重要发展方向。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脑血管主任和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冯武威教授进行了《移动卒中单元的实践与进展》的报告。冯教授结合移动卒中单元的发展历程,结合最新国际研究结果,系统介绍和分析了移动卒中单元的优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国内移动卒中单元的发展献计献策。
缺血性卒中始终是脑卒中领域进展最快的研究领域。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进行了《缺血性卒中治疗进展》的报告,董强教授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大型临床研究,在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脑保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热点方向进行了相关研究的解读。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一直时脑卒中急救治疗的研究热点。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清武教授进行了《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进展》的报告,就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领域最新大型结果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对目前存在争议的后循环取栓问题进行了讲述。
神经保护治疗一直是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吉训明教授进行了《急性脑梗死脑保护治疗进展》的报告。吉训明教授介绍了对急性脑梗死进行脑保护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亚低温治疗、常压高浓度氧、NA-1脑保护药物等神经保护治疗措施。
脑血管病论坛的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宋海庆教授共同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胡波教授进行了《自发性脑出血诊治新进展》的报告,胡波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介绍了脑出血的危害及其针对性治疗,分析了血肿清除治疗未获得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开展的关于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的相关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徐蔚海教授进行了《高分辨磁共振技术在脑血管病评估中的应用》的报告,徐蔚海教授结合团队研究成果介绍了高分辨磁共振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管壁成像中的优势,及其对临床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方案的指导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宋海庆教授进行了《卒中后功能障碍进展》的报告,宋海庆教授强调卒中后认知障碍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并针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及吞咽障碍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介绍,为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参考。
脑卒中急救中影像学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当下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时代。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马青峰教授进行了《新型影像技术在卒中急救评价中的应用》的报告。马青峰教授介绍了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影像学评估的重要性,及其对临床干预的重要指导价值,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新型核磁共振技术、脑血流灌注成像等技术在血管再通治疗患者筛选中作用。
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一直是脑卒中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马欣教授进行了《血压变异性与脑血管病》的 报告。马欣教授介绍了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密切,并结合团队研究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了血压变异性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